团结社工 发展专业 - Uniting social workers to develop the specialty
搜 索
当前位置:首页>    协会资讯>   协会要闻

【秘书长系列专栏】政府购买服务的问题探讨(下篇)——政府购买服务的策略建议

发布时间:2014-09-28 点击数:7346

(朱静君,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政协委员,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首席评委)

三、政府购买服务的策略建议

政府购买服务是把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引入到公益领域中,有效配置公共服务资源,为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方面、多选择的服务,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也是培育社会组织、激励社会组织创新,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的过程。政府购买服务的运作过程,只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平台、合理配置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就能够发挥促进社会工作服务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社会组织和政府购买服务在我国都属于萌芽和发展的最初阶段,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引导、管理、监控,完全依靠社会组织自律失之监管,就容易出现“劣币驱赶良币”的现象。

(一)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原则

1.政府购买服务必须明确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双方契约关系,尊重双方的责权利,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学会与社会组织合作并对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的监控与指导

从市场经济原则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是契约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违背项目协议,不经协商违背协议契约的行为都应该追究违约责任,尤其是对于购买金额、项目期限、资金到位时间、资金用途等,规范购买服务的拨款程序与期限,有效监控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使用情况,堵塞违背公益性、非营利性操作的漏洞,才能保证政府购买服务达到提升民生福利和民生服务的效果。由于繁杂的拨款程序或者由于各种纯属政府部门因素的拨款延误,应由拨款方负责向社会组织提供垫资或者提供滞后拨付金(或者为社会组织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支付利息),才能避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低效率作风,用保证服务经费的到位及时,以确保稳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保证服务质量。

2.社会组织的服务项目要进行有效科学的需求评估设计,尊重社会工作专业规范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立项与结果评估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项目评估要关注服务方案的基础和出发点,防止按照政府的领导意志或项目实施者(服务机构)的意愿进行的“设计”,建议建立对服务项目有效监控和指导的“广州市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监督、评估、指导中心”,对服务购买项目进行专业化指导和监督。针对服务领域特定的社区群体需求制定可行的项目服务方案,有特定的服务时间周期、目标定位,服务计划,服务体现专业逻辑关系,才能坚持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特质。

以老年服务项目为例:有整体的关于社区“有能、半失能、失能”老人的人数和基本状况的调研、分析和需求评估,才能设计出针对不同的层次老年群体提供适切性的服务的计划,有整体的和层次分明、逻辑递进的服务计划,才能考量服务成效,这就需要有专业内涵不断提升的社会组织,有关注实务能力和对一线情况熟悉的督导,有努力的一线服务中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不断成长的社会工作者。评估不能单纯看服务指标完成的情况,只用多少个案、小组、活动碎片化的方式去考量。

3.严格遵守公益性社会服务的原则,对社会组织和基层政府都要进行规范

政府购买服务首先应遵循公益性原则,将有限的资源放到满足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的服务需求中去,明确对弱势群体的服务为基本服务。除非是确实在评估中发现存在重大问题的服务机构,必须终止服务更换服务机构,杜绝“人情关系战胜专业关系”,对于在项目竞标中打招呼、拉关系干扰公平竞争的违规事项,建议纳入基层政府考核范围。

对于社会组织的评估要注重专业规范,由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服务对象都处于社会边缘化的地位,服务资源不足,开展个案服务难度很大,在项目评估中常见的现象是社会组织社区活动的指标大幅度超标,个案服务严重不足,这种避重就轻的服务方式应该纳入社会组织专业能力不足条款。

(二)政府购买服务的策略建议

1.建立广州市社会组织和政府购买服务的评估指导中心,实施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扶持、监控、管理职能

培育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其中一项内容,从广东省的实践看,确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尤其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大量产生。培育社会组织也包括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成长,增强社会组织专业竞争力,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平台。针对目前服务资质良莠不齐的社会组织大量涌现的情况,有必要提高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准入门槛。例如规定举办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理事会成员必须三分之二具有专业背景(社会工作本科以上学历或者拥有专业资格证,了解社会工作的内容和特性);才有资格承接服务,从基础上避免用盈利的、投机的思维和行为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偏差。

2.对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进行分级、评级管理,将机构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经验、服务质量纳入分级评价指数

广州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促进社会组织的成长已经有几年经验,在推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中,由于没有采取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级、评级管理,将机构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经验、服务质量公开和与政府购买服务对接,导致一些新办的、无任何专业资质的社会组织凭借非专业性的“人脉关系”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甚至出现采取“萝卜招标”的方式,排斥有服务经验和服务成效的社会组织参与公平竞争的情况。

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级、评级管理,将机构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经验、服务质量(评估等级)纳入考核指标,可以采取业务(专业评估服务质量、撰写与发表的优秀服务例、社会服务的实际效果、承接购买服务的项目和经验)、财务(对购买服务的专项经费给出使用规则,定期进行审计,并向社会公布结论)、人力(聘请投入服务的社工人才素质与数量)等三个方面进行核准评级的方式,促进社会组织的建设和成长。

参考西方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政府购买与补贴的普通规则,成立不足一年的、理事会成员没达到2/3专业背景的社会组织不容许承接大额和超大额的政府购买服务。按照社会组织的服务经验、服务评估等级,设定相应的招标条件和准入门槛。

3.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专业标准和评估规则,实施有效引导和管理监控

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专业标准和评估规则是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有全市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评估规则,才能有第三方评估的客观公正,才不至于各区各地各有一套自行其是。评估机构可以多个,但是评估标准只有一套,这样有利于评估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评估标准不一只能带来行业混乱。

评估优良的项目在续约和拓展新项目中有优先权,杜绝“人情关系战胜专业关系”的潜规则,才能净化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环境,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委托的第三方评估对于社会组织和服务项目的有效引导和管理监控。

4.每年定期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人员和社会组织理事会成员的专业培训并纳入考核指标,学习社会组织公益性的理念、管理技巧、服务推展和服务评价等基础知识,掌握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量计算的方法和财务管理方法,杜绝弄虚作假,关卡前置保证政府购买服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