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社工 发展专业 - Uniting social workers to develop the specialty
搜 索
当前位置:首页>    会员服务>   会员风采

【大同社工】广州大同迎来内蒙古工业大学调研组深度交流

发布时间:2025-04-27 点击数:14

2025年4月10日,春意盎然的广州迎来了一场跨越南北的社会工作学术对话。当日下午,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广州大同”)会议室内暖意融融,理事长刘静林教授、行政部部长李敏妍、财务部部长刘原林等机构骨干热情接待了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调研组一行。来访的专家团队阵容亮眼:人文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莉蔚教授领队,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主任方香廷副教授、社会工作系主任邓俊丽副教授、法律系主任王寅副教授共同参与。这是继2023年首次交流后,该校第二次到访广州大同,双方以“社区合伙人”创新实践为切入点,共绘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蓝图。  

南北对话:共叙社工发展新愿景

座谈会伊始,刘静林理事长以木棉绽放的岭南春色为喻,深情回顾两地机构“从珠江畔到敕勒川”的学术情谊。屏幕上播放的机构宣传片,生动展现了广州大同十五年来深耕社区治理、禁毒服务等领域的硕果。张莉蔚副院长则用“草原骏马遇见岭南木棉”的妙喻回应,详细介绍了内蒙古工业大学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成果——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MSW授权点,该校创新“民族地区社工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为边疆地区输送专业人才200余名,其“社工+法律”跨学科培养体系引发在场同仁浓厚兴趣。 

聚焦创新:“社区合伙人”模式获盛赞

交流的核心环节,李敏妍部长通过多媒体演示,全景式还原了广州大同上月举办的“社区合伙人交流会”盛况,创新构建起“政府搭台、社工穿线、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生态圈。“这种模式精准抓住了社区治理的‘痛点’!”邓俊丽副教授在研讨中格外关注项目细节,她认为该模式对破解北方城市“社区资源碎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香廷副教授特别点赞案例中“社区基金”的运作机制。  

厚植沃土:共商人才培养新路径

在随后的人才培养研讨中,王寅副教授提出的“法律赋能社工服务”观点激起思维碰撞。刘静林教授分享了大同机构“实务导师制”的探索:近五年累计为68名社工专业学生提供沉浸式实习,并写出了一批优质学位论文。双方就共建“南北社工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达成初步共识,拟通过“线上案例研讨+异地轮岗实训”打破地域壁垒。  

赠书传情:学术友谊再续新章

临别之际,广州大同向调研组赠送了满载实务智慧的礼物——精心整理的社区合伙人会议全套材料(含会议手册、案例集)及广东工业大学主编、广州大同参编的《禁毒社会工作》系列教材。张莉蔚副院长捧起沉甸甸的赠书感慨道:“这些不仅是学术资源,更是南方同仁对北方社工发展的深情厚谊。”刘静林教授特别强调:“内蒙古工业大学在民族社工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堪称南北协作典范,期待我们第三次握手时能结出合作硕果。”  

暮色中的珠江泛起粼粼波光,与会者在机构党建阵地前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两地社工精英的笑容。据悉,双方已拟定三项合作意向:联合申报社区治理课题、互设学生实践基地、共同开发民族地区禁毒社工课程。这场持续三小时的交流,正如四月羊城的紫荆花,孕育着跨地域社工事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新闻特写】

“当草原的牧歌遇见岭南的咸水歌,社会工作的专业智慧便在南北和鸣中激荡升华。”交流会上,刘静林教授这句诗意的总结,恰是本次活动的生动注脚。从案头教材到田间案例,从理论建构到实务创新,两地社工精英以专业为桥,正共同书写着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春天故事。